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期高是血压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以高血压、疾病水肿、诊治指南蛋白尿、孕妇抽搐、妊娠昏迷、期高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子死亡为临床特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先兆子痫和子痫,子痫即在高血压基础上有抽搐。一般发病时间在妊娠20周以后,尤其在妊娠32周以后最为多见。它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取决于出现症状时所处的怀孕阶段,以及血压升高的程度。血压越高,越接近怀孕早期出现,孕妇出现问题的风险也就越大。所幸的是,大多数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准妈妈症状都很轻微,而且直到接近分娩时(37周或以后)才表现出来。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你接受引产或剖腹产的风险会略高于其他人。但除此之外,你和宝宝的健康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大约有1/4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女性在孕期或分娩时,或者生下宝宝后不久,会患上先兆子痫。如果孕妇在怀孕30周内出现妊娠高血压,那么进一步发展为先兆子痫的几率是50%。另外,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发生其他孕期并发症的风险会更高,这包括宫内发育受限、早产、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等。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要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让身体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和休息,临床研究表明,左侧卧位能够使舒张压降低,并且改善胎盘的血液供给,所以孕妇在休息时应当采取左侧卧位,加强孕妇的营养,给予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
如何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虽然目前医学上尚不能完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但是如果准妈妈能做到以下几点,对缓解疾病病情、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有帮助的。
1、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
2、调整饮食
(1)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
(2)控制钠盐的摄入
(3)补充蛋白质
(4)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
(5)补充锌、维生素C和E
高血压不管是对孕妇还是对正常人来说,危害都是很大的,而且这样的疾病很不好控制,控制起来有些麻烦,这样的疾病也比较顽固,面对疾病做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有任何压力,高血压要从饮食上来做好根本的改善,多吃营养的食物,但是一些脂肪含量高,胆固醇高的食物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吃的。
(责任编辑:休闲)
-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志文、通讯员南宣报道:10月31日,新疆喀什一名刚出生17天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在南航CZ6857乘务组的全力协助下,成功从喀什转运至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当天上午8时14分, ...[详细]
-
怀期间的的女性都是十分脆弱的,因为孩子在大量的吸收着母体的营养,所以怀孕期间的准妈妈是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的,但是很多女性在怀孕初期会出现孕吐的现象,并不知道吃些什么好,因为吃什么都吐,所以有很多孕妇就 ...[详细]
-
有些孕妇在妊娠中后期,出现皮肤局部甚至全身瘙痒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是胆酸增高的一种信号,属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该病对产妇危害不大,但是可能造成胎儿早产、宫内窘迫、发育不良、慢性宫内缺氧、产后出血,严 ...[详细]
-
很多人都有口气,孕妇有口臭也比较常见,大多数都是由于口腔疾病引起的,但这可不容忽视,因为严重的口腔疾病有可能会对腹中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当怀孕火气较大时,舌苔常较厚而腻,加上孕妇一般刷牙时又不敢太用力, ...[详细]
-
广东21个地市的经济三季报正式揭晓,从总体情况来看,有喜有忧,表现不一,出现分化。透过这纷繁复杂的数据,我们看到有三个新的趋势值得关注。房地产波动影响已有触及“底端”的征兆。多个地市固定资产投资及多个 ...[详细]
-
孕妇怀孕期间的饮食直接关系着胎儿的健康发育,为促使胎儿更好的发育,建议孕妈咪们怀孕期间多喝点营养汤,那么,孕妇喝什么汤有营养呢?孕妇营养汤的食谱大全推荐,下面就跟随常识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黄豆排骨汤准 ...[详细]
-
孕期身体笨重,还要不时受到各种疼痛的困扰,准妈妈可真烦恼!让我们对这些疼痛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找出最恰当的应对方法吧!1、头痛原因:变化不定的激素、精神压力以及不断增加的劳累感都会造成头痛。应对方法: ...[详细]
-
叶酸是孕妇都需要补充的一种营养物质,人体不能自己生成,需要摄取食物中的叶酸来补充。那么,你知道正确补充叶酸的要点吗?和常识网一起来看看吧。正确补充叶酸的五个要点1、寻找叶酸食物以下这些食物都包含叶酸: ...[详细]
-
日前,东莞市长安镇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实现GDP746.9亿元、增长5.1%,向着“千亿镇”目标迈进。长安镇的发展势头,是广东镇域振兴的缩影。根据《2024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今年广东共有 ...[详细]
-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而很多 ...[详细]